close

「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,就是對我做的!」


黃冠球醫師,一位台東聖母醫院的醫生,也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,秉持著這個信念,


他每年自費到雲南邊境各個偏僻的村落義診,幫助當地居民治療身體上的病痛。


黃冠球醫生千里迢迢的無私奉獻與雪中送炭的付出,


不僅讓他的人生閱歷更為豐富,


也在數千公尺的高山地區散發光與熱,


溫暖了這些少數民族的心靈!



2005,現年約60歲的黃冠球醫師,帶著女兒,每年兩次到怒江北、滇、藏邊區行醫。


因著他的宗教熱誠,讓他深入許多偏僻的村莊。
 


這些村莊的人幾乎都是第一次看診、第一次看到醫師、第一次量血壓...。


往往在一個村子中,黃醫師必須看診上百人。


甚至有的地方,還必須拿著手電筒看診。


有的地方甚至沒桌沒椅...。



簡單的生活、簡單的飲食、簡單的人。



在美麗的怒江下,人卻有許多的不圓滿。


黃醫師預定在2009年之後,全職投入偏遠地區的醫療救治。


我們除了感佩這樣的精神之外,


還能做些甚麼呢?


.................


您可以:


j美金請匯入:建華銀行 營業部—台北市漢口街一段45號(外幣存款帳號)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ank: SinoPac, Banking Division


45, Han ko St., Sec. 1, Taipei, Taiwan


A/C #:  001-008-0000063-1


A/C name: Caritas Taiwan ROC


Please Notify: “ For Nu-Jian Brothers”


k台幣可用郵政劃撥:


  劃撥戶名:財團法人台灣明愛文教基金會


  劃撥帳號:1914-3701   請註明: 給”怒江的弟兄” 


  TEL: (02)2381-2140



—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,就是對我做的。(瑪25:40)—


 


**感謝黃醫師提供以上相片,感謝這世間仍有如此用心的人在積極行善。


**黃醫師寫的文章,為方便po上網,故節錄部分,對黃醫師實感抱歉:


我的弟兄,在那高山上[節錄]


黃冠球



《緣起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對於地處邊陲的雲南,我有份偏愛。小學讀到國家號召年輕人從事五大行業,如工程師、飛行員、土地測繪員、邊疆屯墾員等,我屬意「邊疆屯墾員」,便開始邀玩伴到草叢中打滾,為適應草莽榛狉之地。初中一年級,我在圖書館借的第一本課外書是「滇緬邊境游擊隊」。高中讀了「異域」後,更是熱血沸騰、久難忘懷。


1984年,我以醫師身分參加普愛會(現稱明愛會)在泰北的服務,因他們是來自雲南的弟兄。2003年,訪雲南麗江,得知怒江峽谷第一灣處,有個天主教徒的村莊,我許下心願要去看我的弟兄。2004年11月中,機緣成熟,熊旅揚的「大陸尋奇」電視節目報導雲南怒江峽谷的丙中洛,有位台灣去的熊烈老先生重建百年天主堂。


我聞訊興奮不已,上網、打電話到雲南、花蓮,得知有一群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和瑞士奧斯定詠禮會的神父,在花蓮傳教50年之前,已在滇西北、西藏、四川等處耕耘了70多年,播下的種子,在艱苦的環境中仍然迸放、成長、茁長。2005年遂利用年假,我偕大女兒,以朝聖的心情,自助旅行前往怒江峽谷北端貢山縣丙中洛鄉。


 ......


《白漢洛之行》


熊大哥的老家在偏遠的山上海拔2500公尺的白漢洛村,虎前村長還說附近村莊至今都沒有電,惟有白漢洛村是在三年前,他號召村民每戶出200元人民幣,自己牽電線、抬水泥柱百餘根,才架設完成的,水泥柱九米高,七、八百公斤重,要18人抬,一天只能抬一、兩根。其他整修教堂之材料亦然,村民亦一磚一瓦自己抬上山以省工錢。


………


我匆匆花了約一小時,探訪了病情較重的患者,診斷出兩位肺結核、兩位腎結石併發膀胱炎、兩位胃炎及一位便秘的病患,除分發一些我帶來的藥品外,我無法治癒的,則囑咐要下山就醫,只是心疼已長骨刺、有結石、有關節疼痛的老弱,怎堪長途跋涉與顛簸?而且醫藥費又如何張羅?他們只是住在高山的山坡上與天爭地,種些包穀,釀些包穀酒,再種些油菜花,養幾隻雞,自給自足的一群;少數較好的人家才畜有牛、羊。然而他們紅咚咚、飽經日曬風寒的臉龐上,不見愁苦,卻流露著樂天知命、彼此協助、相愛的情誼。


走出教堂門口,場外一片漆黑,且下有小雨,只有少數人持有手電筒,我隱約中見一位十歲小女孩攙扶著七、八十歲的老祖母,在黑暗中蹣跚而行,十分不忍。漆黑中,要走過爛泥、走過水溝、走過斜坡,而且每晚都要走,我真擔心半年後,我能否還見得到沒有骨折的老太太。


清早起床,見窗外下雨兼飄雪,空氣清新,景色十分宜人,為我這又是初體驗,趕緊出外,伸手去接飄飄雪花。但見梁四小姐已在戶外殺好一隻雞,淋得滿身濕漉漉。我不知她們是沒有「穿雨衣」這檔事呢,還是如她所說「習慣了」。這頓雞湯早餐,不知怎的,一向大胃王的我,只吃了一塊雞肉就嚥不下了。


…臨走,我拿出2000元人民幣,請虎前村長將教堂內的電線,延伸到教堂門前空地,和通往村莊的路上,並接上燈泡照明;若有餘錢,再買手電筒送給需要的人;我的那把舊手電筒則火速轉給那對祖孫倆應急。惟一的要求是請梁四小姐幫我回收電池,不要污染了好山好水。


    ......



《迪麻洛之行》


在雪雨交替中,我和虎前村長撐著雨傘,走了一個小時下山路,從白漢洛村趕回迪麻洛村,和熊大哥、我的女兒一起望10:30的主日彌撒。


......


彌撒後,在熊大哥的大妹和妹夫家中午餐,妹夫見我淋濕了,襪子又破了,悄悄為我披上毛皮大衣,又送我厚厚的雪地棉襪。初次見面、木訥口拙中,更見溫暖熱情。


.........


而今,天主的僕人,亦在艱難環境中,堅持信仰,堅苦卓絕,努力不懈。第一天丙中洛之行的吉普車,經數度拋錨後,終於「一病不起」;第二天,由Gi 的兒子勉強發動,載我們去迪麻洛的是另一輛車齡十年的備用車,除了左搖右晃,頭撞車頂外,也是門開不了,窗關不起,靠背會隨時掉落,讓你人仰馬翻、七葷八素的碰碰車。回程時因為窗子關不上,一路又下雨,我們是在寒風濕雨中回到縣城,但我們不敢抱怨,有車坐就要偷笑了。那晚適逢茨開總堂為期一個月的教友培育班開課日,每個教堂兩名教友,在雪中(高山上)、在雨中(在平地)陸陸續續溼透全身,徒步趕來,我們見了哪敢叫苦。再想想百年前的任安守神父等人披荊斬棘,篳路襤褸,遠離故鄉,語言不通,文化迥異;那我們只爬一點山路,沒有水電,沒有抽水馬桶,沒有洗澡,又算得了什麼!


 


《回程》


年初六,本來是要返回台北的,卻因連夜下雪,道路中斷、停電停水,滯留貢山縣城一日。正好與培訓班的講師群(修士、修女們)和Gi一起烤火、喝酒、秉燭談心。我記得Gi說:「我們這兒精神上很高,物質上很窮,要求教友將一隻雞、一頭牛拿出來,可以的,但不忍要求。只能出勞力。」


......


在離開白漢洛、離開貢山縣城時,我知道我必將回來,也為了減輕行李重負,我乾脆在睡過的床底下,偷偷各留置一雙拖鞋。我心許下:「高山上的弟兄們,我一定會回來,與你們一同努力的。」我也牢記,滯留六庫時,路上邂逅一對中年夫妻,相談甚歡,臨別時,他說:「有機會你來行醫時,我跟你信天主教!」我深深體驗到向陌生人談天、談信仰不難,天主聖神自會工作。而且有大片莊稼,等待收割!


 


《後記》


在台灣、美國、加拿大,我幸福的兄弟姊妹們,在天主的愛內,我們都是一家人。但各人有各的使命,我蒙天主恩典,身手尚稱矯健,堪當跋山涉水的家庭醫師,只是阮囊羞澀,需要大家的鼎力襄助,眾志成城。怒江峽谷的弟兄,目前需要的有:1.跋山涉水的四輪傳動車乙輛。2.頹圮教堂的整修經費,如白漢洛堂、重丁堂…。3.貢山縣每年一度,為期一個月的教友培訓經費。4.貢山縣十五個教堂,每個堂口各兩本的平日彌撒經書。5.興建公共廁所,不僅改善當地公共衛生;也為到訪之旅客、服務人員減少不便。6.虎修士等人就讀於西安天主教神哲學院,一百多人只有13台電腦,為培育明日的教會棟樑,請求捐助電腦。


暑期後,或許瀾滄江峽谷的弟兄還有別的需求,容後再報導。先謝謝您!


願基督的平安與喜樂,常與我們同在。( 2005/5/2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kb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