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青海日記
8月10日是覺拉中心寄校的校慶,早餐後學童開始換穿藏族服飾並化妝,然後由老師們帶領步行約30分鐘到佈置好的草原準備進行節目。
文化節上發放氣球,孩子們很興奮
有些學生家長還特別從牧場趕到會場,拿出傳家的”家當”,為自己的孩子精心打扮。看到牧民家庭團聚的溫馨場面,家長以孩子的表演為榮,讓我心中很是感動!
父母的家當將小女生打扮得很精緻,其實很重
孩子們出場跳舞自然大方,校方也準備豐盛的午餐,有藏式烹調及牦牛肉,讓參加的來賓享用。
中校準備的午餐非常豐盛
校長及老師還借給我們,藏族傳統服飾及配件讓我和老孟及三位女團員換上,老孟的腰際還配上真的彎刀,頗有康巴漢子的英雄氣概!
團員們穿上校長及老師們提供的藏服
好友老孟穿上藏服配上寶刀
8月12日是覺拉鄉賽馬節,覺拉中心寄校學生表演5個節目,鄉上藏族年輕男女們的舞蹈精采,歌聲嘹亮。在會場上我們巧遇從新加坡來義診的牙醫志工華人團體,由於彼此都是無私的奉獻,相談甚歡,聊到生活上的不便,洗澡和上廁所是共同的問題。
覺拉鄉賽馬節上中校學生的舞蹈
午餐後參訪覺拉寺,有一位藏族喇嘛長者正要外出,彼此雖然語言不通,但是他仍然很客氣的開啟寺門引導我們,參拜藏傳佛教的諸位高僧大師。
覺拉寺歷史悠久,內有佛學院,是囊謙縣四大名寺之一
當日傍晚,學校老師邀請我們去轉山祈福;遠眺落日餘暉,踏著輕鬆的步伐,享受清涼寧靜的風,徐徐拂面,真是快意! 途中有兩位藏族青年牽著馬匹問我們,是台灣來的團體嗎?猜想這兩位年輕人可能是覺拉中校的畢業生吧!我覺得智喜團體已經深耕於覺拉鄉所有藏族孩童的心中了。
轉山時隨處可見的佛塔
轉山路上的瑪尼堆
落日餘光佛塔顯示大自然的寧靜
由於在覺拉鄉中心寄校三天沒洗澡了,某日利用午休時間提兩桶冷水在學校廁所沖澡,當晚即感覺鼻塞及頭痛發燒,躺在床上無法入睡呼吸困難,身體虛弱;團員們都建議我提前下山回臺灣治病。由於無知的舉動未能團進團出,個人非常汗顏。
8月13日上午抱病隨團員搭校車去覺拉鄉二校發放物資,沿途山川壯麗,山路顛簸驚險萬分,後座的女生驚叫連連。車行至山腰突然右後輪爆胎,幸好未翻覆,兩位藏族老師很熟練地換好備用輪胎,並及時趕到覺拉鄉二校發放物資。據說在山路上爆胎、推車是常見的事。
司機和老師輕鬆談笑著換輪胎
二校孩子收到用品的喜悅心情
雖然身體不適,還是要補充尺碼不夠的鞋
在覺拉鄉二校碰到兩位來自天津的暑期見習老師,兩位年輕人的熱情及理想,的確值得稱讚。二校距囊謙縣更遠,生活條件更差;但是老師們都認真教學,學生們也努力。 下午2點結束發放後,再搭校車到聯村小學發放物資,聯村校長年輕且為人豪爽、風趣,自掏腰包請我們吃了頓豐盛的晚餐。我問他每個月有多少特別費?他說薪水6千元和老師相同,校長多領200元而已,我直言,這實在太少不足以養廉。
年輕的二校代課和實習老師,他們都很努力
8月14日校方安排一位藏族老師開三小時的車,載我出峽谷去玉樹機場。途經一個路段見到藏民在高速公路上,用掃把挽救爬上高速公路的黑毛蟲,再放生到公路的另一邊。想到每個地區有不同的宗教、傳統文化及民情,雖然危險也不忍心苛責只能給予尊重和祝福了。
再見了,覺拉中校!
藏人將黑毛蟲撿起免得被車輾過
掃起過公路的黑毛蟲
8月17日我和老孟終於回到台灣了,回到家的感覺真好。平心而論,此行雖然生病半途收場,但是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!
後敘~
兩岸雖政治實體不同,但是人民皆同文同種。覺拉鄉中心寄校的校長及老師們對我們在校的生活非常照顧,雖有諸多不便,但也讓我點滴在心頭。最後,藏族牧民的孩子雖由政府集中教育,但是孩子從小離開父母獨立生活;看到學童們臉頰曬傷的高原紅,雙手因衛生條件欠佳而長出的疣癬及穿著髒污的衣服。讓我想到,我們生活在富足安樂的臺灣,應該要知福惜福;人溺己溺,人飢己飢。若有餘力請跟隨智喜團員的腳步慷慨解囊,使這群在青海高原大自然條件不佳的藏族孩童,也能過上舒服的日子。幫一把那些山上的孩子吧!
小女孩,你的夢想是甚麼呢?
邱垂勳
2015-9-13 於桃園居所